全國優(yōu)秀教師代表座談會9月9日在京召開,習近平總書記致信全國優(yōu)秀教師代表時強調,“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”“為強國建設、民族復興偉業(yè)作出新的更大貢獻”。并首次提出、深刻闡釋了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時代內涵,對中國教師隊伍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強國先強教,強教先強師,教師是立教之本、興教之源!必須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最重要的基礎工作來抓。黨的十八大以來,習近平總書記非常重視教師隊伍建設,始終心系教師成長,對教師隊伍建設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批示。從“四有”好老師到“四個引路人”,從做“經師”和“人師”的統一者,到“做學生為學、為事、為人的大先生”,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成為廣大教師自我提升、努力耕耘的方向,激勵廣大教師在教書育人的工作中不斷創(chuàng)造新的業(yè)績,催生出一批又一批教育家和優(yōu)秀教師。教育家精神的核心要義,是對教師職業(yè)精神的凝練與升華,它既源于千百年來一代代師者的優(yōu)良傳統,又立足當前強國建設、民族復興的特殊歷史使命,把對廣大教師的要求提到了全新的高度,為我們打造高素質教師隊伍,推進教育高質量發(fā)展,提出了新的要求提供了新的遵循,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。
教師是一個神圣的職業(yè),在人生的路途上,教師是學生成長的良師益友,豐沛其心靈,開發(fā)其智力,點燃其思想的火花。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將為學生帶來極為深遠影響。要成為青年學生的知心人、熱心人、引路人。作為新時代的人民教師,要爭做“大先生”。要做新時代的“大先生”,不僅要在學識、能力方面敢為人先,為學生指點迷津、授業(yè)解惑,更要在人品、思維等方面提升自我,塑造學生的品格、品行、品味,培養(yǎng)更多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“小先生”。
做新時代的“大先生”,要有“格物致知,其命維新”的抱負,要成為教書育人的行家里手。教師要以學為基,勤學進取、刻苦鉆研,優(yōu)化知識結構,補齊知識短板,練就過硬本領,使專業(yè)素養(yǎng)和工作能力跟上時代發(fā)展。在如今的信息時代,知識更新換代的頻率越來越快,教師應通過加快知識更新及實踐鍛煉,在教學方式、教學理念上不斷開拓創(chuàng)新,摒棄經驗主義,慣性思維,勇于“向前看”“多角度看”,以新視角觀察并解決問題。更應將自己所學所感融會貫通,滲入到日常的教學工作中去,帶動學生一起刻苦鉆研,培養(yǎng)學生獨立思考、獨立行動的能力。
做新時代的“大先生”,應樹立堅定的信念,將教育事業(yè)作為自己一生的追求。匠人精神是把錘煉自己的手藝當作一種信念。教師也應該具有一顆“匠心”,將以德樹人,教學相長作為自己教學工作的終極目標,對教學工作要高標準嚴要求,不斷打磨自己的能力,堅定自己的信念,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業(yè)中去,推動教學水平的不斷提升。教學相長,以身作則,以自身的信念感染學生,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,發(fā)揮人師的帶頭作用。
做新時代的“大先生”,要有大德、大愛、大情懷,要有超出或高于一般人的品質和智慧。用堅定的信仰引導人、高尚的人格塑造人、寬廣的胸襟包容人、博大的情懷影響人、淵博的學識教育人,踐行教育初心,為黨育人、為國育才。
作為一名普通教師,向“大先生”的目標靠近的過程是自我修煉的過程。教師先要“立己”,要堅定理想信念,錘煉道德品德,把正確的道德觀傳遞給學生??鬃诱f過,“其身正,不令而行;其身不正,雖令不從。”教師需做到“言傳身教”,希望學生成為怎樣的人,就應該先讓自己成為那樣的人。一個良好的榜樣勝過千言萬語的說教。教師要正師道、行正道、修師德、鑄師魂,不斷發(fā)展自身的優(yōu)秀品質,用人品、行動、精神感染學生,在潛移默化中點燃學生對真善美的向往,滋養(yǎng)學生的靈魂,愛中有嚴,嚴慈并濟,心中存有對國家之愛,對教學之愛,對學生之愛,顯師者風范。
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,我深刻認識到教育家精神對于教育事業(yè)的重要性。在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的背景下,我們需要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,潛心教書育人、培根鑄魂,持續(xù)為國家培養(yǎng)德智體美勞全面發(fā)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,造就更多可堪大用、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才。(現代教育技術中心 程子顥)
